美国零售商巨头近期不敌通胀这只猛兽,纷纷交出大幅不如市场预期的业绩表现,股价也遭遇多年罕见的滑铁卢。全球物价水平居高不下,把向来被市场看作稳如磐石的消费必需品大块头压垮,投资者的信心也跌至谷底,现金持仓来到多年的新高水平。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绍什么是戴维斯双杀,到底戴维斯是何方神圣,而这位伟大的人物所提出的戴维斯双杀理论要如何运用在现在的市场?
戴维斯全名为谢尔比·卡洛姆·戴维斯 (Shelby Cullom Davis),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于1928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毕业,并在瑞士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1947年的戴维斯仅有38岁,他从纽约保险行业部门主管卸任之后,便动用借回来的五万美元成立专门投资保险行业股票的公司。那时美国经济大萧条刚刚结束,市场避险情绪依旧存在,很多保险公司的估值都远低于所持有债券和按揭贷款等金融资产的价值,而美国保险公司也成为当时经济复苏良好的行业。
戴维斯正是看中了这个行业便宜的估值和未来的成长潜力,便大举买入美国保险公司的股票。随着保险行业快速成长,保险公司的估值也随着市场的情绪好转而提高。在盈利增长和估值同时提升的背景下,戴维斯投资保险公司这27年的年化收益高达23% 左右,战绩丝毫不输股神巴菲特,这就是著名的 “戴维斯双击” 效应。
戴维斯双击理论的核心投资理念就是在熊市买入低估值和低收益的公司,然后在牛市行情好转之后,在估值高和盈利成长见顶时卖出股票,而与戴维斯双击相对应的就是戴维斯双杀。大家都知道股票的内在价值相等于每股盈利乘于本益比,而戴维斯累积财富的主要秘诀就是通过公司的盈利成长和估值的提升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进而推高股票的内在价值。假设企业的全年利润是RM10 million,市场给予的本益比只有10倍,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RM100 million。但如果公司明年的盈利成长至RM20 million,而市场也发掘这家公司成长潜力并给予20倍的本益比,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RM400 million,潜在上涨空间高达300%,这就是戴维斯双击。
疫情爆发之后许多新创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盈利进入新的成长轨道,有些亏损的公司也开始转亏为盈。这时市场看见科技革命周期的爆发力,对于这些公司的业绩预期也大幅上调。而投资者的预期也带动本益比的走高,股价迎来前所未有的上涨走势。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长达两年的超级牛市在全球央行加息预期迅速走高及俄乌战争所带来的全球化下脱钩宣告终结。
股市从今年开始便跌跌不休。虽然在这段期间股市曾经出现反弹,但整体的趋势是往下发展。当中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央行开始执行史无前例的货币紧缩周期导致市场的流动性快速枯竭,以及俄乌战争所引发的粮食危机和全球供应链断层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导致投资者趋避风险资产,市场的交投情绪转向悲观,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期也快速升温。当投资者的乐观预期消失,市场就会下调企业的估值,因此股市这波下跌更像是本益比的调整。
但是,我认为投资者预期和企业的实际盈利是相互挂钩的,也就是投资者的预期最终会转换成现实应验在企业盈利身上。全球对于央行紧缩周期和通胀高企的恐慌主要体现在高通胀会侵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减少支出,企业的盈利也开始出现衰退,而我们从近期美国消费零售巨头的业绩表现也看出这些预期正在逐步实现当中。当投资者预期和实际盈利都在萎缩,对于股价的伤害是极大的,这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杀。
我们投资无疑是为了挣两种钱,分别是企业盈利成长的钱和企业估值提高的钱。当我们仔细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之后发现公司未来的盈利成长可期,并且估值相对合理,我们就会把钱投入那家公司。至于企业估值的提高只是附带的收益,我们并不能精准预测和控制市场给予企业的估值,但我们能通过下足功夫确保公司的盈利会保持成长,其余的就交给市场。但很多时候投资者会在情绪乐观时愿意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在悲观时愿意用任何价钱抛售公司的股票,这就是典型的散户心态。任何市场任何行业都逃不过周期变化,从牛市到熊市,从供不应求到供给过剩,这些都是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这也表示所有事物长期而言都会出现均值回归的现象——跌多必涨,涨多必跌。
对于喜欢投资成长股的朋友需要注意这种周期变化。投资者必须要明白什么是可持续和高质量的盈利成长,而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盈利成长。如果投资者把高估值给那些不可持续的盈利成长,最终股价也会因为盈利达不到市场预期而遭遇滑铁卢。只有那些竞争力强、资产健康、管理层优秀的企业才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而盲目给予成长股不切实际的高于其将会为投资者带来无比的灾难,毕竟长期来看市场只会给予那些盈利能见度高的企业更高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