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磅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在前天晚上出炉,物价水平持续爆表超出市场的预期。虽然鲍威尔在美联储利率决策会议之后的记者发布会排除加息75基点的说法,但物价的高烧不退也重新引发市场对于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美联储过去对于通胀的误判导致美国今天走上这条不归路。到底要搓破市场需求去挽救通胀,还是任由物价自由飞涨。今天我会带大家解剖美国的通胀数据及我对于未来通胀走势的看法。
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美国4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大涨8.3%,虽然低于3月的8.5%,但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年增8.1%,写下近40年的新高。如果扣除能源及食品的核心CPI也大涨6.2%,超出市场预期的6%,但低于3月的6.5%。从月增率观察,CPI按月上涨0.3%,也是超出市场预期的0.2%。这次美国物价的主要推手是来自食品、住房成本和机票价格,分别按月上涨0.87%、0.51% 及18.6%,航空机票的价格更是创下历史记录的增幅。虽然能源、服装和教育通信商品等按月出现下跌,但也无法抵消来自食品和住房成本的上涨。
我在之前曾经分享美国物价的上涨压力在未来几个月会出现放缓的局面,并不是因为通胀开始疲弱,而是去年所对比的基期比较高。从上图大家可以发现去年4月的CPI按年上涨4.2%,去年5月更是大涨5.0%,而去年3月仅按年上升2.6%。这表示前天公布的物价数据是和4.2% 的基期作对比,这也是4月的CPI按月仅小幅增长0.3% 的主要原因。虽然这几项通胀数据基本上都符合我的预测,但我认为美国的物价水平并没有出现和缓的现象。
许多投资者会误以为只要通胀开始趋向平稳或者有见顶的迹象,美联储就会放慢货币紧缩的速度。但我个人的观点是目前通胀水平还是处于多年新高的水平,离美联储2% 的长期通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美联储是不大可能会在这时收回加息和缩表的力道。虽然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在未来两次的利率决策会议上会个别加息50基点,但我们不要永远排除会加息75几点的可能性。
我在上图列出全球主要央行最新的政策利率及通胀数据,也计算出各个国家目前的实质央行利率水平 (Real central bank rate) 。大家会发现除了印尼、中国及巴西,其他国家的实质利率都是处于负值,也就是说央行的政策利率 (Central bank rate) 是低于通胀率 (Inflation rate)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清零政策对经济所带来的冲击,物价水平上涨受到限制,实质央行利率处于1.6%。而巴西则是因为央行在去年上半年开始加息抵抗通胀,目前政策利率是高于物价增速,实质央行利率也来到0.62%。虽然巴西央行加息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在今年是升值的,也成功保住经济不受资本外逃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至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实质央行利率都还是处于负值的区间,排除土耳其因为使用降息去抵抗通胀而导致实质央行利率进入深度负值之外,其他西方国家如美国、欧元区及英国的政策利率根本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目前这三个地区的实质央行利率分别为 -7.47%、-8.00% 及 -6.00%。这也表示发达经济体的加息幅度根本不足去对抗持续喷出的物价,目前正在面对极大的加息压力。
因此,我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的进程只会加速不会放缓,因为美联储必须为之前所犯下的错误买单。中央银行本是货币的守护者,拥有影响经济大环境的方向。而央行的职责是负责维持物价的稳定和充分的就业。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央行体制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失败,面对通胀的卷土重来,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价格的飙升及薪资的螺旋式上涨都在快速吞噬美国人民的购买力,美联储及全球央行的失策成为了世界经济恶化的众矢之的。在该加息的时候不加息,非要等到经济放缓才开始踩油门,这是何等的完美风暴。
美国股市过去多年的荣华富贵大多都是由量化宽松及大型企业通过回购股票所造成,而来自企业盈利成长推高股市的因子并不多。美国在经过大量印钞之后,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金融市场,当中包括股市、债市及房地产等。这也是为何美国经济在大量财政刺激过后还是没有通胀的主要原因。即使美联储在这时快速加息,基本上对通胀是没有任何的抑制效果,因为现在的通胀大部分都是由供给方所造成,也是美联储无法控制的。
但我认为如果这场泡沫拖延的时间越长,全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就会越大,而这个烂摊子必须由美联储来收拾。或许这个观点很悲观,但美联储明确表明控制通胀是首要目标,对于加息并没有预设的停止点。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能不能控制通胀,而是为了控制通胀会让投资者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经济衰退是投资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全球经济在也承担不起美联储错误的政策。如果美联储因为担心衰退而放松货币紧缩政策,开始降息及印钞,美国的就会再次陷入死循环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