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怎么超车?迎接后摩尔时代!(下)

欢迎来到本文的最终篇章。点击这里看回前一篇

昨天,笔者提到了荷兰公司AMSL如何卡住了中国的脖子。那么,中国要如何改变赛道,实现超车呢?那就是通过后摩尔时代

在理解后摩尔时代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由Intel创始人之一摩尔提出。内容讲述的是半导体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而电晶体数目约每隔18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说白一点,随着科技技术的创新,市场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日渐提高,不管在体积以及速度方面都要求更小更快。

因此,这也导致了公司所需要投入的研发成本会以指数型的方式增长,而且开发周期拉长,这无疑为大多数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打个比方, 28 奈米节点上开发芯片需要 5,130 万美元的投入,而16 奈米节点需要超过 1 亿美元,而在 7 纳米工艺节点上的成本基本上都超过2.5 亿美元。显著增加的成本难以被摊薄,同时开发周期长达18 个月,这也为大多数企业带来盈利压力。

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和经济成本上的极限,各界也纷纷预测摩尔定律在不久的将来会失效。为了让摩尔定律延续到更小的器件尺度,学术界和工业界在不同的材料,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后来出现了“后摩尔时代”的概念,也是中国实现超车的唯一希望。

后摩尔定律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念有两个:一是他的发展不依赖于特征尺寸,不断微缩的特色工艺,而是扩展集成电路芯片的功能;二是将不同功能的芯片和元件组装在一起封装,实现异构集成。

后摩尔时代的创新点在于推出各种先进的封装技术。这种封装方法具有降低芯片的设计难度,使得制造便捷快速和降低成本。这可以使芯片发展从一味追求既要芯片功能完善又要降低功耗中 “解放“ 出来。与其将芯片的体积缩小来提高各方面的性能,后摩尔时代提出的是从先进的封装技术来达到相同,甚至是更好的功效。这是因为目前的芯片能够再继续缩小的程度已经快要达到极限。

当然,中芯国际也知道这点,那就是舍弃高端制程,改走另一条技术路线,包括先进封装与小晶片技术 (chiplet) 来提升整体功效。不过,这就好像制造一辆高级汽车。因为无法买到最先进的汽车引擎,就想办法在传动系统,甚至是影音内装等方面着手,从整体效能上接近竞争对手的车型。

这个转型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可以被实现的。这比起投入巨额资金来研发先进制程,并与台积电和三星对抗还要来的合理。而目前中国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加速全国体制下公共技术研发的平台建设。集成电路的发展目前虽然比较缓慢,但依然不可被替代。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之前 “十四五” 提到要砸重金来实现超车的目的。

对此,感到最慌张的自然是美国鬼子。最近,美国参议院以68:30的高票通过了一项拨款高达2,500亿美元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与中国进行全方位竞争的方案。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反击中国在科技领域上各方面的努力。

然而,在这场科技大战中究竟谁能胜出,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最新文章

Sharix Sdn Bhd (1313184-A)
@ 2023 Sharix Sdn Bhd.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社交平台